要完成对庭院空间的改造并不是容易的事情,这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这些社工团队都没有,向上级申请并不容易,而且也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。春湾团队并没有“等靠要”,而是从社区动员开始,寻找社区的各类资源来打造社区庭院公共空间。
改造庭院空间需要水泥、砂石。他们在社区走访中发现有些家庭修建房屋剩余不少材料,社工便与这家人反复沟通协商,这些人家最终同意将水泥、砂石和灰膏捐赠给社工站。同时,蓝某社工的父亲是做砂石生意的,也为社工站捐赠一车砂石。
社工团队便发动社区居委会、社区幼儿园、糖厂办公室和糖厂内的居民捐款(后详述),为不同主体为庭院空间的打造都能出一份力。
在购买石粉、电风扇时,社工团队对商家“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”,说明打造社区庭院免费公共空间的意义,商家最终同意以半价出售相关产品。
铺砂石,贴地砖需要专业工人才能完成,社工团队也说服了工人只收取一半的人工费用。另外,在社区探访的过程中,团队还发现了一些社区能人,他们会做刷墙的工作和安装电器设备的工作。在社工团队的动员下,他们利用下班时间帮助社工团队刷墙,安装电灯,电扇……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社工团队发起了“为社区庭院公共空间捐一元”的活动。他们在社区走访中,向糖厂的居民阐述打造属于社区居民的公共空间的想法,并希望每人捐赠一元钱。这“一元钱”的意义是什么:
“我们发动当地群众自愿捐一元钱,不收多也不收少,它的意义在于除向群众宣传公共庭院空间外,还要告诉群众,公共庭院空间是大家一起参与打造的,大家以后有权利享用它,同时也有义务维护和完善它。”
社区公共空间的打造并不能只停留在物理空间的改造。团队趁机发起糖厂公共活动空间“征名”活动,让社区群众一起来参与公共空间的“命名”。
我们在糖厂滑冰场举办了公共空间“征名”活动。我们向快乐舟兴趣班借了移动音箱,订做了横幅,搬了两张乒乓球台和办公室的20张红胶凳布置了活动现场,另外,我们除了发动群外还准备了水果、零食、茶水吸引他们参加活动。活动当天,居民踊跃参,经居民投票决定,庭院公共空间最后以“社区活动中心”命名。活动结束后我们动员了现场的小朋友帮忙清理垃圾。”
(1) 发动居民捐赠不用的二手家具装扮社区公共空间;
(2) 将社区公共空间打造的过程、故事、照片作为装饰记录,在社区展览;
(3) 举办社区活动中心揭牌仪式;
(4) 将自发的群众活动常规化、常态化;
(5) 从群众中选举管理委员会,培育培训他们成为积极分子,制定日常管理细则、把钥匙交给群众,让公共空间的使用权最终回归群众。
团队的同工会跟其他同工分享他们打造公共空间的过程,我将他们的实践过程记录下来,希望传播开来,让更多的人知道,也效仿其中的理念。最近,看到很多站点忙于开展各类社区活动,这让人担忧。不是说社区庭院活动不重要,重要的是搞清楚为什么要做社区活动?千万不要复制城市社区“活动主导”的模式,那既不精准也不专业。其实,将打造社区庭院公共空间作为实践的起点就是不错的选择。有人说,我们的站点已经有公共空间了,不需要打造,事实真的如此?物理空间打造可能已经完成,但精神空间呢?文化空间呢?那个空间是社区民众爱来的地方吗?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?